愿“淡人”都拥有“小美满”
在2024年1月18日,稳定币TrueUSD(TUSD)经历了一次明显脱锚,短时间内跌至0.9685美元,稍后回升至0.9743美元。一度脱离其1美元的锚定价值达到2.
听周深为《热辣滚烫》演唱的主题歌《小美满》,感觉它就是“淡人”的主题歌:“没什么大愿望,没有什么事要赶,看见路口红灯一直闪,它像眨眼的小太阳……”周琛轻飘飘却致高远的声线,浅吟低唱着“淡人”们的小美好。生活的淡定与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。
■ 胡杨
近期互联网热词之一是“浓人”和“淡人”。据说继“i人”和“e人”之后,“淡人”成为2024年一种新社交人设,许多网友自称患上了“淡淡综合征”。
“浓人”指的是那种情绪浓度高、愿意对万事万物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人。那么何为“淡人”呢?我看到的一个能量满满的解释是:任凭风吹雨打,我自安之若素,身上始终散发着淡泊感和松弛感。
“淡淡综合征”你有吗?
在网上看到一份根据网友描述整理出的《淡人生活指南20条》,其中包含生活方式、言谈举止、与人相处、看待问题四个方面。
生活方式淡淡的。下班后不社交,自得其乐;一种穿衣风格会坚持很长时间,无刺眼穿搭;朋友圈经常不“营业”,或是“恒久的一条线”;从不催单,不催上菜,不催他人“快点”,反正都会来的;冰箱里的食物过期,只要不太久,就能凑合;视仪式感、氛围感为负担。
言谈举止淡淡的。说话平和匀速,无密集、无激烈鼓点;遇到特别高兴的事,不会手舞足蹈;遇到特别生气的事,也通常不会立刻发怒;喜欢淡如止水式回复“哦”“嗯”“好”“好吧”“都可以”;给外界不爱理人的印象,但其实他们待谁都一样,很看重边界感。
与人相处淡淡的。没有爆棚的分享欲和倾诉欲;非必要不愿快速拉近距离,建立关系后,也不会刻意养护关系;感激对方会藏在心里,不选择抒情式表达;被误解甚至指责,不会做太多解释,觉得懂的人自然会懂;尽量回避热吵和争论;只要守好内心平静,外界便鸦雀无声;在他人热情、热烈的表达面前,有点儿不知所措。
看待问题淡淡的。面对再大的问题,也能把情绪起伏的水花压到最低;特别能接纳不完美,不知“拧巴”为何物;信奉的生活智慧是“没必要、不至于、无所谓”;偶尔会想:这样真的好吗?转念一想:就这样,挺好;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,他们经常这样告诉自己。
实话说,认真阅读了《淡人生活指南20条》,我不禁感叹一句:这不正是我苦苦修炼想要达成的结果与境界吗?
两个小“淡人”的小美满
那天闲聊,我跟先生提到“淡人”,他随口说:“你儿子就是标准的‘淡人’,从中学就是了。”
也是,1998年出生的儿子在上初二时,就被数学老师称作“淡定哥”。当时老师跟我聊天的原话是:“考试吧,他考多少分与他无关,别人考多少分更与他无关,就淡定哥一个。”
我儿子在性情上与我相反,我是有点好事就想分享,心里根本藏不住秘密,他则再大的好消息都漫不经心地说,沉默是金。你问他问题,他的回复基本不超过三个字。有一次文科生的我义正词严地对他说:“你沟通有问题!”理科男的他答曰:“我没问题!”
记得某天我随便说了句:“你要好好珍惜单身时光啊!”我这边话音未落,他那里气哼哼地问:“你怎么知道我单身?”
是的,他告诉过我们有女朋友,湖北人,在北京工作,比他大一岁,至于其他则守口如瓶。年轻人谈恋爱不得天天腻在一起吗?可是在儿子身上我根本看不到“甜蜜蜜”的味道。我总是看他跟同学出去骑行了、跟同事出去踢球了,就是少见他跟女朋友约会去了。莫非这届年轻人连恋爱也能“淡淡的”?
我妹妹的女儿雯雯2000年生人,大学毕业后去郑州当了律师。老妹说雯雯曾跟她讲过一句话,她说:“妈,你跟我姨怎么好都行,千万别指望我们这一辈跟你们似的。”
初听这话我心里有点不舒服,毕竟我跟老妹关系甚密,当然希望我们能亲上加亲。但她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——我不应期待过高。
“淡”字之后是“定”。据我对这两孩子的观察,Z世代真的比我们更加独立自主。无论是我儿子还是雯雯,上大学选专业、毕业后找工作都是自己搞定。雯雯毕业后到郑州上班了,才通知我妹去给她租房子。这种不慌不忙、不急不躁的样子,确实值得称赞。而在这两孩子身上,我好像也没看到如今很多人自带的焦虑感、恐慌感和愤世嫉俗。
要说“淡人”,他们可真够“淡的”。还好,“淡”之外,我看到了不疾不徐、默默努力的笃定与踏实。
听周深为《热辣滚烫》演唱的主题歌《小美满》,感觉它就是“淡人”的主题歌:“没什么大愿望,没有什么事要赶,看见路口红灯一直闪,它像眨眼的小太阳。乌云还挺大胆,顶在头上吹不散,我抓在手里捏成棉花糖,什么烦恼不能忘。既然是路一定有转弯,哪个风景都漂亮,揉揉疲惫的眼睛,停下来看一看,美好简单……没道理的开朗,打扮平凡的日常,找到自己最合身的衣裳,只要自己够喜欢……”
周深用轻飘飘却致高远的声线,浅吟低唱着“淡人”们的小美好。年过半百的我突然发现:自己翻越崇山峻岭才抵达的平淡之地,原来孩子们一直都在这里。
“淡”者为王:游心于淡,合气于漠
在写这篇文章时,我刚好在读《庄子·应帝王》。“游心于淡、合气于漠”这8个字,恰好能解释如今的“淡人”哲学。
很多书里都说这一章是讲“帝王如何治理天下”的,其实庄子是要告诉我们如何调心的,驯服自心才是王者。
文中“天根”向“无名人”请教如何治理天下。“无名人曰:汝游心于淡,合气于漠,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,而天下治矣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游心于恬淡之境,凝神静气于寂寞之乡,顺着事物本然的状态,不要掺杂自己的私意,天下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。
怎么才能游心于淡呢?我们经常说要看淡世事,不以浮沉为意,但是真正能看淡一切的人又有几个呢?
可以说,我们很多的情绪压力都来自欲望之心和自我感的膨胀,我们不能接纳自己、不能顺其自然。《 应帝王》后面还说,得道之人“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,故能胜物而不伤”。
可以说,用心若镜你才能游心于淡。重要的是守住自心的平静。当然,心平如镜并非麻木不仁、六亲不认,而是“虚室生白吉祥止止”。
正如南怀瑾先生解释的:世界上一切宗教、哲学以及任何的学问,修养的方法也都是一个名词“调心”,调整我们的心境,使它永远平安,就是这个作用。调心的道理,庄子用的名词是“游心”。人的个性、心境,喜欢悠游自在,但是人类把自己的思想情绪搞得很紧张,反而不能悠游自在,所以不能逍遥、不得自由。
“游心于淡”就是要拿得起、放得下。庄子并非里让我们离群索居、躲进世外桃源,而是教我们调服自心,活在现实的安稳里。
很高兴看到年轻一代开启“淡淡”模式之后,将目光转向具体的生活以及自我成长。他们确认了安顿身心的方式,不再内耗,不再情绪当先,更加注重边界感与内心的秩序感。
生活的淡定与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。正如杨绛所说:“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: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。”